专利申请被驳回应该怎么办?
来源:小创学专利
对于许多发明人来说,想要成功申请一项专利并非易事,在申请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专利申请被驳回的情况。那么当出现专利申请被驳回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情况有两种:
1、在初步审查中,专利局认为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专利 驳回失效,经过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有关规定被驳回;
2、在实质审查中,发明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及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在中国专利局通知其陈述意见或补正后,仍不符合要求被驳回的。
在专利申请被驳回后,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认真阅读阅读驳回决定通知书。
审查员在驳回决定通知书中都会写明驳回理由的,认真阅读驳回决定通知书,有助于了解理解审查员的意见,根据意见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处理。
其次,向专利复审提交复审请求
如果,觉得审查员的意见没有道理,可以在收到驳回决定通知书3个月内向专利复审提交复审请求,并同时缴纳复审的官费。在复审请求中要写明,为什么觉得审查员在驳回决定中的意见不正确。在提交复审请求的同时也可以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以克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审查员的意见确实有理有据,那么可以通过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来想办法取得授权。
后,在提出复审后,若维持驳回结果不变,则可以以专利复审为被告向fayuan起诉。
关于提交复审请求的具体操作步骤:
1、递交复审请求书(至专利复审)。
2、对驳回理由进行意见称述,即反辩审查员的意见,能为自己的专利自圆其说,消除它所说的问题点。
3、还可以对文件进行修改,修改不超范围,使得专利具有授权的前景。
一句话,针对审查员指出的问题点进行改正、辩解,使其接收你的说法。
如果是个人申请的话,不清楚具体操作事项的,建议委托有经验的代理人。
关于复审的的费用:
官费:
1.发明专利 1000
2.实用新型专利300
3.外观设计专利300
复审的官费是可以申请减缓的,减缓后个人只要交20%,单位只要40%。
代理费:
如果问代理费的话,那么各个代理所不同,而且跟案件的复杂程度有关。建议找专业的专利服务机构咨询一下。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马秀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信息通信领域作为新兴的研发热点,集聚了大量的专利,而信息通信行业也正是中国的强项,中国的通信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做了大量专利布局,这是在专利上的“扬长”策略。
“中国很多传统企业对专利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在一些领域,发达国家在核心专利上布局已经很完善,后来者比如此前的日本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蚕食’方式进行完善。”马秀山表示,“但在诸如信息通信这样的新兴领域,以及高科技领域,再怎么强调专利也不过分。”
马秀山表示,中国申请PCT专利,应当结合本国的优势产业,突出本国的强项,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如瑞士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钟表和医药领域,中国应当借鉴。同时,申请PCT专利需要紧密跟踪研究的动态,以及国际上产业发展的普遍需要,在专利上做出提前布局。”
专利质量亟待提升
在文希凯看来,当前中国已经过了只关注专利数量的阶段,未来应当更加关注专利的质量建设,而后者仍然任重而道远。
尽管中国在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上增速喜人,但PCT并非专利授权体系,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其专利授予权仍由各国或地区的专利局负责,从专利授权上看,发明专利驳回,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2016年,中国向欧洲专利局提交了7150件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仅2513件,约为申请量的35%,远低于日本的75%和德国的74%。而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日本专利局(JPO)当中,中国的专利授权比例偏低是个普遍的现象。
曼海姆欧洲经济研究中心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在近几年快速増长,但是专利质量却很难跟上科技大国的水平。
该报告针对中国的专利在国外的引用情况编撰的专利质量指数显示,在2001至2009年间,中国的专利仅达到中国以外专利申报质量水平的34%(后者几乎完全来自技术大国)。
而中国专利申报的质量在调查期间甚至出现了下降——2009年尤其明显,发明专利驳回什么意思,彼时,中国开始对PTC申请实行补贴。调查的结论是,如果递交的申请数量被政策推高,专利驳回,就会损害专利的质量。
报告表示,PTC申请价格较高,通常只有在经济上非常有成功希望的专利才会以这种方式进行申报。
而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财政部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的通知》表示,将对国内申请人向国外申请专利时予以资助,通知表示,增加我国国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随后,在多项文件中设定了专利的量化目标。比如,根据今年初公布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PCT专利申请量要突破6万件。地方也往往将对外申请专利视为地方创新的政绩,而对企业给予支持。
马秀山表示,政策鼓励对国外专利申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起步阶段用政策“扶上马送一程。”是必要的;但从长期来看,申请国外专利的动力应当来自自身的需要,企业应当真正能从专利中尝到甜头,而实际上中国也在向这个方面转变。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